《报告》显示: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超过1.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1%;2022年企业外汇套保率为24%,连续三年上升,较2016年增加11个百分点,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报告》表示,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加快发展,积极适应和满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保障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引导,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更好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报告》指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与外汇市场深化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有效管理汇率风险成为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交易要解决的“必修课”,也是国内外汇市场发展要面临的“必答题”。特别是,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企业等主体众多,2022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12.4万亿美元,涉及近100万家企业,风险管理需求较大。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投资股票、债券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机构,也有在国内外汇市场管理汇率风险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为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外汇市场深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05年汇改以来,国内外汇市场交易量从2005年1.3万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34.5万亿美元,66%的增长来自衍生品交易。各类交易主体运用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提升了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
《报告》认为,外汇市场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功能日益完善。围绕风险管理功能,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不断深化发展。从交易工具看,目前已具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期权等国际成熟的外汇衍生品体系,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汇率避险需求。从市场服务看,截至2022年末,已有127家银行开办外汇衍生品业务,包括大中小型和中外资各类银行,市场服务可覆盖全国各地。从基础设施看,目前国内外汇市场已具有适应不同交易工具和参与主体的多样化交易清算机制,银行对客户的电子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的市场支持。从政策保障看,近年来外汇局着力推动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引导银行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外汇衍生品管理政策,加强跨部门协同合作,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报告》认为,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运用外汇衍生品开展套期保值交易是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外汇衍生品交易量占比衡量,2022年,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超过1.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1%;2022年企业外汇套保率为24%,连续三年上升,较2016年增加11个百分点;汇率风险管理的企业参与度持续拓宽,外汇衍生品“首办户”企业2022年新增超过3.3万家,2023年上半年超过1.5万家。除外汇衍生品交易外,企业还使用其他经济金融手段、特别是人民币结算来管理汇率风险。银行代客涉外收付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连续五年上升,达到五成。
“总的来看,无论市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希望企业牢固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理性看待汇率波动,聚焦主业,杜绝汇率投机,这些始终都是涉外企业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大量调研,欣喜地看到企业对于汇率风险中性的认识在增强,能够较好使用衍生产品工具管理汇率风险,比较严格地执行套保操作,科学评价套保效果。”
《报告》指出,下一步,外汇局将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外汇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各类主体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文章来源:人民网